施肥不當或者土壤缺肥,很容易造成小麥缺素,缺少不同的元素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是不一樣的,這里,水溶肥料廠家德國新陸國際集團的技術人員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,小麥缺素癥狀具體表現有哪些?
缺氮:氮素從老葉轉移到新葉,老葉均勻發黃,植株生長矮小細弱,分蘗或少分蘗,穗小粒少。
缺磷:苗期葉鞘呈紫色,新葉呈暗綠色,分蘗不良。葉片細狹,葉尖發焦,穗小,穗上部的小花不孕或空粒。
缺鉀:植株矮化,干旱季節表現為枯萎。老葉葉尖發生褪綠,繼而壞死。褪綠區逐漸向葉基部擴展。由于沿葉緣褪率區向下移動比沿中脈快,結果中脈附近組織保持的綠色呈箭頭狀。小麥缺鉀莖稈細弱,較易遭受霜凍、干旱和病害,缺鉀也使氮的效用不能發揮。
缺鎂:中下位葉脈失綠,殘留綠斑相連成串呈念珠狀,對光觀察時明顯。
缺鈣:幼葉卷曲干枯,功能葉葉間及葉緣黃萎。植株未老先衰。結實少秕粒多。小麥缺鈣最明顯特征:根尖分泌球狀的透明粘液。
缺鋅:節間短、抽穗揚花遲,且不齊;葉片沿主脈兩側出現白綠條斑或條帶。
缺硫:全株褪淡、黃化,與缺氮癥狀極相似,但缺硫新葉比老葉重不易枯干,發育延遲。
缺銅:上位葉劍葉黃化、變薄、扭曲披垂成頂端黃化病。老葉彎折,葉尖枯萎呈螺旋,或呈紙捻狀卷曲枯死。葉鞘下部現灰白斑,易感染白瘟病。輕度缺銅穗而不實稱直穗病,黃熟期病株保綠不褪,田間景觀黃綠斑駁。嚴重的穗發育畸形芒退化,麥穗大小不一。
缺錳:早期葉片現灰白浸潤斑,新葉脈間褪綠黃化,葉脈綠色,隨后變褐壞死,形成與葉脈平行的長短不一的短線狀褐色斑點,葉片變薄變闊,柔軟萎垂,稱褐線萎黃癥。
缺鉬:嚴重時才表現癥狀葉片失綠,葉尖和葉緣呈灰色,開花成熟延遲,籽粒皺縮,穎殼生長失常。
缺鐵:葉片脈間失綠,呈條紋花葉,癥狀越近心葉越重。嚴重時心葉不出,植株生長不良,矮縮切生育延遲,甚至不能抽穗。
缺硼:有不稔癥,雄蕊發育不良花絲不伸長,花藥瘦小呈彎月形且不能開裂授粉,成空秕穗。后期葉有灰褐色霉斑。
缺氯:會出現生理性葉斑病,缺氯嚴重時導致根和莖部病害全株萎蔫。
通常都無須每一款肥料都要去辦一個肥料登記證,如我公司只有10個肥料登記證,4個復混肥料登記證,4個有機-無機復混肥料登記證,2個有機肥料登記證。但卻能利用這10個肥料登記證來生產1000多種不同配比的肥料。
缺少氮磷鉀,大家最常用的就是追施復合肥,特別是對于小麥、水稻等大田作物,一般不使用水溶肥料,那么除了追施復合肥以外,還要另外葉面噴施一些小麥所需的中微量元素,防止因缺素造成的減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