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溶肥怎么配制
第一步,按照國家農業部水溶肥標準來進行生產,確定所要生產的水溶肥種類及配方含量,如平衡、高氮、高磷、高鉀等。
第二步,篩選原料,根據配方情況以及水溶性肥料所要達到的目標效果對原料進行篩選,常見的清液肥原料如液體聚磷酸銨,液體尿素等基礎原料,可點擊“水溶肥原料大全”進行瀏覽,在原料篩選中,應該注意原料間的理化性質情況。
第三步,配制比例,通過計算得出生產1噸該配方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所需各個原料的重量。在研發過程中,我們會以5公斤,10公斤目標配方水溶肥進行研發配置,為后面的穩定性試驗提供基礎。
第四步,肥效試驗,穩定性試驗包含,吸濕結塊,水不溶物,肥效是否收到影響,液體肥料會不會分層,有懸浮(濁)物,是否存在脹氣(包),是否存在掉色,顏色改變等等。
水溶肥的肥效期
不同水溶肥的配方以及生產工藝等決定了它的持效期,正規來講水溶肥持效期都不是很長,一般最長有20天,平均也在10多天左右。
水溶肥高效用法
要想水溶肥的肥效發揮到最好且作物增產更高等,需注意以下幾點:推薦了解【顆粒水溶肥特點,施用方法】
1.時間,追肥時間最好是早上和傍晚進行,最大化降低地面蒸發。
2.次數,對于一些茄果類需肥大的作物在中后期建議縮短施肥周期,一般間隔10天一次,像西紅柿、黃瓜、辣椒之類的蔬菜作物建議每采摘一次就追施一次水溶肥,為下一茬提供充足養分空間。
3.增效劑,如果是葉面噴施等在稀釋好的肥液中加入摩爾有機硅增效劑,提高液肥在葉面的附著力,加快吸收。